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岗位对中等职业学生能力和道德的要求,我们组织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编写了这本《国学经典诵读》。本书共分为八章:家国情怀、修身立德、孝悌忠信、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和谐友爱、大美风物、热爱生命;每篇选文都紧扣该章主题,每篇选文下包括导语、原文、译文三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每章均设置与该篇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经典故事,列举中国古代先贤志士的优秀事迹,同时还设置“课堂思政”栏目,摘录符合主题的时政要闻、精彩评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素质课教材,也可作为语文课程的补充阅读材料,还可供相关爱好者阅读、学习。
第一章 家国情怀
秦风·无衣 《诗经》
卫风·河广 《诗经》
国殇 战国·屈原
白马篇 三国·曹植
出塞 唐·王昌龄
少年行 唐·王维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春望 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病起书怀 宋·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咏煤炭 明·于谦
韬钤深处 明·戚继光
赠梁任父同年 清·黄遵宪
对酒 近代·秋瑾
第二章 修身立德
相鼠 《诗经》
虞书·皋陶谟(节选) 《尚书》
颜渊篇(节选) 《论语》
修身(节选) 《墨子》
滕文公下 《孟子》
礼魂 战国·屈原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素书·正道 秦汉·黄石公
感士不遇赋(节选) 晋·陶渊明
咏史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咏史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古意 宋·梅尧臣
爱莲说 宋·周敦颐
寒菊 宋·郑思肖
菜根谭·修省 明·洪应明
竹石 清·郑燮
第三章 孝悌忠信
小雅·蓼莪 《诗经》
游子吟 唐·孟郊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元稹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李纲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墨萱图·其一 元·王冕
望阙台 明·戚继光
新竹 清·郑燮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第四章 志存高远
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节选) 《孟子》
淮南子·说山训(节选) 汉·刘安
龟虽寿 汉·曹操
壮士篇 晋·张华
从军行 唐·杨炯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上李邕 唐·李白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望岳 唐·杜甫
画鹰 唐·杜甫
劝学 唐·孟郊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岭南江行 唐·柳宗元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题乌江亭 唐·杜牧
小松 唐·杜荀鹤
上堂开示颂 唐·黄櫱禅师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宋·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铁杵成针 宋·祝穆
墨梅 元·王冕
石灰吟 明·于谦
苔 清·袁枚
论诗五首·其二 清·赵翼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林则徐
漫感 清·龚自珍
第五章 爱岗敬业
大学·第一章(节选) 《大学》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蜀相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 唐·李商隐
蜂 唐·罗隐
天道 五代·冯道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题张司业诗 宋·王安石
示秬秸 宋·张耒
论诗十绝·其十 宋·戴复古
遣兴 清·袁枚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第六章 和谐友爱
木瓜 《诗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送友人 唐·李白
送别 唐·王维
渭城曲 唐·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山中送别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绝句送巨山 宋·刘子翚
第七章 大美风物
滕王阁序 唐·王勃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竹里馆 唐·王维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李白
钓鱼湾 唐·储光羲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渔歌子 唐·张志和
雨过山村 唐·王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江南春 唐·杜牧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其一 宋·范成大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明·陈继儒
湖心亭看雪 清·张岱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第八章 热爱生命
长歌行 汉·汉乐府
杂诗十二首·其一 晋·陶渊明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金缕衣 唐·无名氏
秋词 唐·刘禹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劝学诗 宋·朱熹
今日诗 明·文嘉
参考文献